
上市公司的股东转让股份历来都是市场的“焦点新闻”,尤其是当涉及到实控人时,难免会引发各种猜测。这不,依米康近日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孙屹峥将自己持有的5%股权转让给川发证券基金,开出了高达2.67亿元的转让价格。乍一看,这是一场被“看好”的交易,但细细品味,这背后似乎隐藏着更深的故事。
这次股份转让表面上看起来相当光鲜亮丽转让价格不低于市场现价的80%,而且受让方川发证券基金还承诺,一年内不减持这部分股票。听上去像是川发证券对依米康的发展很有信心。但是,仔细翻阅公告就会发现,孙屹峥的这次转让背后站着大山压力,被质押的股份就是明证。截至目前,他所持股份的69.54%已经被质押,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为了给子公司桑瑞思医疗科技“输血”。也就是说,这笔交易看起来是稳健的操作,事实上很有可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这番操作不禁让人联想,我们常在生活中遇见一些表面光鲜的现象,然而挖掘仔细发现,多半是拿到银行贷款的“伪豪门”罢了。靠质押渡过难关固然是企业的生存之道,但这样的发展模式能否持续,还得打问号。毕竟,依米康的财报也在用事实说话这家公司连续三年的亏损,终于在今年上半年迎来扭亏为盈的曙光。打了难得的翻身仗,但股价却仍然游走在“破发边缘”,不得不感慨,这扭亏的果实似乎还没完全甜起来。
为啥成绩表亮眼,但市场依旧“不买账”?资深投资者嘀咕着依米康最近搞回购股份、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这是好事儿没错,但能否‘激励团队’还得依据实际结果。再看看依米康的业务重组动作,虽然说曙光已经隐约显现,聚焦信息数据领域,但这冲在AI风口的企业,能否真的乘“算力增值”的东风飞起来?投资人一边等着奇迹,一边也难免猜测高层是不是对未来发展的底气不够,才选择给股权腾挪个位置。
至于撇开这些争议,川发证券基金此次斥资接盘的意义也很难被看轻。基金也不是慈善机构,它承诺十二个月内不减持,这份自信必然也是对依米康未来转型的支持。或许这种的加持会成为公司持续改善、破局重生的重要契机。但话还有另一层,毕竟大股东的股权转让总有一股“为自己寻找后路”的味儿。企业能够接住市场这根信任的投射线,吹响反击的号角,恐怕还得期待哪个部门真正落地新业务与“大数据”的潜力。
面对依米康目前的状况,普通投资者需要擦亮眼睛,别被一时的市场波动牵着鼻子走。公司说得再好听,也不如看业绩说话。扣非净利润同比大涨了335%,但这还不足以说服大家拿真金白银入场,特别是股价依旧抢不到投资者热情的情况下。炒股票,拼的从来不是一时一刻的勇气,而是细水长流的耐心。依米康耗尽三年的亏损换来微微扭亏的局面,这尚未完全成熟的“果子”,投资者要喝一口也得小心吧?
最后,我们不妨想一想在市场,消息的多与少,究竟是在为投资者铺路,还是在给股东打掩护?回购股份固然可以振奋股民士气,可这不过是短期手段。如果企业要成为投资市场稳稳的“白马股”,仅靠运筹的花样够不够?我们都在等答案,也都在等待依米康做出行动证明。某位投资者的一句提问直击灵魂“你们自己看不看好这家公司?”咱们吃瓜群众也不免跟着问一句依米康依米康,这未来的算力商机就一定能撑得起3000多万股质押的这份期待吗?
股票配资真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